幫助

從戰(zhàn)略認知到個人執(zhí)行,四步落地運營增長

2019-11-13 16:57 運營文檔
數(shù)據(jù)是死的,而用戶的行為和心理是活的。

增長黑客現(xiàn)在已經演變成了一套精準的運營體系/架構,也就是通過數(shù)據(jù)的挖掘/分析-加以測試/用戶-驗證結果/循壞,來實現(xiàn)用戶和利潤增長的運營體系。

本次我收集了幾份行業(yè)文章,從用戶思維—增長認知—落地團隊—個人執(zhí)行,統(tǒng)籌如下,希望對你有所啟發(fā)。

肖恩系統(tǒng)地提出了該如何用增長黑客的理念構建用戶增長運營體系。在這個體系里有五個方面,分別是獲客、激活、留存、變現(xiàn)和良性循環(huán),也就是總說不完的AARRR模型。

1. 獲客環(huán)節(jié)

肖恩對低成本獲客,提供了兩個建議:語言——市場匹配,考驗的是如何抓住用戶注意力的能力。而渠道——產品匹配,是說產品投放在什么渠道才能直達用戶的視線范圍。

渠道又可分為三類:一種是口碑渠道,適合病毒營銷;一種是有機渠道,適合搜索引擎優(yōu)化、內容營銷;還有一種是付費渠道,比如廣告、贊助等。

語言——市場匹配。由于用戶給產品的注意力很少,運營需要在稍縱即逝的機會里抓住用戶的注意力和情感,所以重點在于通過有沖擊力的設計和文案吸引用戶的眼球,引起用戶的共鳴。

在各種競爭對手和外部干擾的包圍下,有效地定位到用戶,并在合適的時間和情景中,讓用戶注意到產品。

所以,增長思考的第一個問題是:用戶會注意到這個產品嗎?

例如健身應用Keep于2016年出品的首款廣告片就非常有沖擊力;“自律給我自由”的品牌宣言也能激發(fā)起用戶強烈的情感共鳴,讓人印象非常深刻。

2. 轉化

當用戶已經注意到這個產品后,我們需要幫助用戶做出嘗試的決定:“我要不要下載這個應用?注冊一個賬號?”

這時候,用戶對產品的注意力提高了一點, 并在積極地做出思考和決定,但是機會窗口仍然很短暫。

運營需要進一步用好的設計和故事引起用戶的情感共鳴,通過清晰的文案描述產品的好處,給用戶推薦個性化的內容和產品;以及通過各種心理學手段,例如獎勵激勵、稀缺性、社交證據(jù)、緊迫感等,增強用戶嘗試的動力。

3. 激活/活躍

當用戶決定嘗試產品后,需要引導用戶盡快完成各種必需的步驟,進行關鍵動作,體驗產品核心價值。 比如繪制一幅通往“啊哈時刻”的路線圖。

如果你負責的產品是個購物軟件,在新用戶體驗到啊哈時刻之前,必須要完成下面這些步驟:下載app-瀏覽商品-加入購物車-創(chuàng)建賬戶-輸入配送信息-點擊購買。

在這一系列動作中,用戶大都停留在了哪一步?是搜不到要的東西,還是創(chuàng)建賬戶太麻煩,或者是頁面設置不合理?你要計算每個節(jié)點用戶的損失率,來相應地提高產品性能,改善用戶體驗。

4. 留存

當用戶已經體驗過產品的核心價值后,我們要幫助用戶形成使用習慣,引導用戶繼續(xù)使用更多功能,并感受到自身成長的進展。

這個過程中可以通過游戲化的做法,給用戶進行獎勵;比如常見新手任務、成長任務、簽到打卡、積分勛章等。通過慶祝用戶的進展和里程碑、適時提醒和溝通、向用戶介紹新功能等都是可以嘗試的方向。

其中,簡化流程去除阻礙,幫助用戶設立一個向高級用戶進發(fā)的目標和計劃是底層核心。最后,留存用戶根據(jù)初期、中期和長期階段有不同的做法,運營可以通過分組來觀察,并持續(xù)優(yōu)化運營手段和策略來留住用戶。

5. 變現(xiàn)

當用戶體驗到產品價值并留存下來后,終于來到最有挑戰(zhàn)性的一關。

那就是:如何從用戶身上獲得真正的收益?

讓用戶購買會員/商品,運營需要幫助用戶回答的問題是:“為它付錢,現(xiàn)在就要做這個決定嗎?,有沒有別的替代品,價值會更好?”這個決策是邏輯為主:用戶要決定他所認為的產品價值是否高于產品的定價。

再或者是廣告位等變現(xiàn)形式,雖然商業(yè)模式不同,變現(xiàn)的方式不同,但是有一個概念需要重視,那就是夾點(pinch point),它指的是損失潛在收益的地方。

對于電商/游戲等流量付費企業(yè)來說,用戶從挑選商品到完成購買之間是一個危險區(qū),很多人中途會放棄購買。運營要評估這些常見夾點,分析用戶在這些點放棄的原因。

最終,你要把這五個步驟變成一個循環(huán),完整并且成體系地做成用戶體系;讓存量用戶更好的在產品內生存成長。

6. 延伸階段-推薦

當用戶要考慮把產品分享到他的社交網絡時,運營需要幫助用戶回答的問題是:“我現(xiàn)在要把這個介紹給別人嗎?介紹給誰呢?有什么動機促使我這樣做?”

值得注意的是:當用戶自發(fā)將產品推薦給別人時,主要是基于情感決策,最好將分享融入到產品功能中去,讓用戶無強反感或者在使用中處于興奮、愉悅期,在試圖引導用戶成功幾率將會增加。

比如:答題分享復活的玩法就被小程序游戲很好的借鑒過來了,而通過補貼鼓勵用戶推薦,則更多地涉及到邏輯決策。

標注:以上內容偏向于對內建設良好的運營體系;來驅動用戶生態(tài)更好的成長-增長。這也是運營面對增長需要掌握的第一環(huán)也是最基礎的環(huán)節(jié);如我之前文章所講,AARRR模型也可以理解為產品內部增長。

我們再從另一面認知增長:增長具有窗口期、可復制、可驅動。

第一點:增長具有窗口期

窗口期來臨的時候,是增長最有價值的時期,這時候一定要果斷加大資源。肖文杰說,樂信的窗口期就是在互聯(lián)網金融政策利好,BAT還沒有進入這個領域的時候,抓住了早期的剛需,這我們稱他為市場窗口期。

比如,最近小小刷屏分享的連尚印尼產品的增長記錄,也是因為市場出現(xiàn)窗口期。

還有一種時間窗口期如寒暑假期、春節(jié)長假、618雙11大促亦或者是其他流量產品雙十億戰(zhàn)略扶持等等;都是一種增長機會。

另外,關于預算,運營要平衡好短期價值和長期價值。

首先,對于基于短期規(guī)模的補貼,一定要精確計算;其次,對于大規(guī)?;ㄥX,一定要做嚴謹?shù)臏y試;最后,花錢要花到位,要基于一個長期價值建立競爭壁壘”。

肖文杰說,他們曾經瘋狂補貼用戶,“一臺iPhone最高補貼過1000元;這1000元除了提高了交易量,還帶來了真實的用戶”。他說自己“非常清楚未來如何把這些用戶轉化為有價值的用戶;如果沒有思考清楚這個問題,是不敢這樣去燒錢的”。

或許,瑞幸咖啡也是很好的思考或計劃了這一點,才敢瘋狂送券。

第二點:建立可復制的增長模式

我們對外對內,建設運營增長時,首先都會小范圍“打樣”,低成本試錯,精確計算投入產出比;然后是執(zhí)行動作標準化;最后一步是規(guī)模復制,獲取指數(shù)級增長。

比如我們常常提及到的網易H5刷屏案例,在內部必然有一套標準選題制作等流程,其次,對于某些平臺如何做號、如何內容引流賣貨,必然也有此標準化流程。

第三點:依靠管理來驅動增長

窗口期和預算扶持總會過去,我們應當花費一部分的思考放到內部團隊上,通過管理驅動,建設長期穩(wěn)健的增長內核。

在產品方面,沒有用戶反饋的產品是不完整的。而且產品要根據(jù)用戶的反饋去迭代和優(yōu)化,在內部建立起一個良好的產品文化和產品設計的機制。

在運營方面,運營就是不斷地讓你的產品達到更多的增長目標,按照可復制的標準,讓一些需要人工去做的事情變得自動化。其次,還需建立內部數(shù)據(jù)看板、協(xié)作流程、資料管理標規(guī)范化等等。

如何將增長思維落地到團隊?

第一,增長落地團隊

目前看來有兩種方案:

一種是組建增長團隊。團隊由產品、運營、數(shù)據(jù)、開發(fā),設計、測試等人員組成;獨立運轉,負責為公司旗下某款產品或多款產品業(yè)務線進行增長測試,一般大公司采用這種模式。

一種是由團隊負責人來牽頭/引導。運營或產品制定方案,對接技術進行測試優(yōu)化;不過難度較大及具團隊協(xié)作考驗。

比如我做過一次針對新手注冊引導文案的優(yōu)化,用什么樣的文字表述+利益引導能有效提升新增注冊呢?傳統(tǒng)思維上的解決方案就是:每種方案上線后跑一周看數(shù)據(jù),然后再換另一個試試,最終對比結果。(如果你APP端的話,或可以通過渠道分包的形式來一次性進行驗證)

在落地執(zhí)行的過程中,如果沒有傳達好這個思路的話,在技術那邊就會覺得很煩。建議你要盡量用數(shù)據(jù)意識先評估,壓縮試驗方案,找準其中兩三個可能性最大的進行驗證。因為團隊技術是按排期進行開發(fā),沒有時間精力幫你改來改去。

第二,量化產品的月度/季度目標。讓團隊每個人都有可衡量的指標。

在增長過程中,我們需要兼顧做好用戶生命周期中的每一環(huán)節(jié)。而每個環(huán)節(jié)需要關注的核心指標又不同,因此,在經營和決策的過程中,團隊要特別想清楚自己在這次任務中要做到什么,而成員各自分工的增長又是什么。

在定義增長指標的時候,要兼顧考核團隊的綜合指標。因為如果你只考核單一的指標,可能會帶來不健康的增長。

第三,團隊的個人都要為自己的量化標準負責。

每個團隊成員的績效都要和團隊指標掛鉤。這樣就會讓公司的增長指標從上到下都很清晰,每個人都有動力實現(xiàn)個人目標,最終實現(xiàn)全公司的增長目標。

例如團隊會議,Leader可以先在白板墻在寫清除為什么團隊這次要攻克這件事,有什么資源,整體做到什么目標。然后團隊成員依次上來梳理,自己的那部分有哪些方式可嘗試,能夠做到什么指標;最后拍照留檔。

返回開工的過程中,Leader要做好事項跟進及會議總結工作,對大家合理灌輸個人工作不是獨立的,它會影響全局,團隊不僅要在精神上一股繩,還要互幫互助。

如何將增長方法執(zhí)行到個人?

首先繪制一份目標明確、重點突出的增長計劃。在實戰(zhàn)過程中,以這個計劃為藍圖問問題、提假設、做測試、得結論并不斷地調整和修正。

這張增長計劃上包含以下內容:北極星指標:你的目標 — 路線圖:增長模型 ——數(shù)據(jù)看板: 關鍵指標看板 - 參考書: 用戶心理決策地圖。

在你定義了北極星指標后,下一步就是構建你的增長模型。增長模型的精髓是將內容提煉總結成一個數(shù)學公式,它包含了對用戶或利潤增長有影響的主要變量,解釋了這些變量如何互相作用,并最終影響增長。

  1. 輸出變量:一般來說就是你的北極星指標。

  2. 輸入變量:就是可以影響北極星指標的那些主要變量。

  3. 方程:就是這些變量之間的關系。

增長模型梳理清楚后,緊接著需要做好關鍵行為漏斗數(shù)據(jù)監(jiān)測,這里可以采取一個分級分步的方法,先定義出最重要的少數(shù)幾個事件進行追蹤。

然后再做其次重要的事件。這樣的好處是循序漸進,很快就可以得到最重要的數(shù)據(jù)。比如,你有一個電商網站,用戶在網站上最重要的三個行為是什么?

  1. 產品頁面瀏覽;

  2. 產品加入購物車;

  3. 產品購買成功。

再比如,你有一個聊天應用,用戶在應用里最重要的三個行為是什么?

  1. 用戶注冊;

  2. 用戶加好友;

  3. 用戶發(fā)信息。

再比如,你有一個SaaS軟件,用戶最重要的三個行為是什么?

  1. 試用注冊完成;

  2. 關鍵功能使用;

  3. 升級付費完成。

如上所述,僅僅三個行為就可以很好地追蹤用戶的關鍵行為,之后,可以針對少數(shù)關鍵的漏斗,慢慢加入以下更多的步驟:

  • 產品頁面瀏覽;

  • 產品縮略圖小圖點擊;

  • 用戶注冊;

  • 產品加入購物車;

  • 用戶點擊購買;

  • 用戶購買成功。

構建一個關鍵行為漏斗,可以讓你迅速了解用戶旅程中各個關鍵步驟的轉化效率。

后記

任務指標從增長的角度來看,是公司/團隊/個人推進的一個數(shù)字,但是從用戶的角度來看,它代表的是“用戶得到了價值”。量化影響增長的每一步關鍵指標,也代表了每一個用戶的決策過程。

通過轉化率的總和數(shù)字,我們也要認識到每一個用戶動機不同、背景不同、所處狀態(tài)不同、思維模式不同,因此決策的過程也不同。所以,在分析“冷冰冰”的數(shù)據(jù)的同時,要記住數(shù)據(jù)的另一面是無數(shù)用戶的行為匯總結果。

數(shù)據(jù)是死的,而用戶的行為和心理是活的。我們只有深入了解用戶心理學,才能有效地驅動增長;想要有效地做增長,也需要了解用戶在不同決策階段的心理學。


相關推薦

QQ在線咨詢